近年来,兴庆区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以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村村脚踏“振兴路”,家家怀抱“金果实”,处处奔向“新生活”。
庭院经济结硕果
在月牙湖乡海陶北村村民马晓兰家中,一棵棵果树长势繁茂,树下毛色鲜亮、体态匀称的“溜达鸡”成群结伙悠然觅食。
“我们养的这300多只鸡不喂鸡饲料,只喂玉米和稻糠,而且果园中掉落的果子、野草和小虫子是最好的饲料,饲养成本低、鸡的品质还高,每只鸡单价能卖到100元~120元。”马晓兰说。
今年是马晓兰加入海陶北村庭院养鸡项目的第二个年头。去年月牙湖乡鼓励各村发展“一村一品”,海陶北村积极引导农户利用闲置庭院和果园进行林下养殖“溜达鸡”,马晓兰一听说此事便第一时间报名参与。
“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养了200只,从庭院设施改造到鸡苗补贴,从养殖技术指导再到统一销售,在村上的帮助下,我家养鸡第一年就赚了8000元。”马晓兰说,一年下来,自己的养殖经验日渐丰富、底气也更足了,于是今年4月初主动扩大了养殖规模。
“去年村里共支持30户农户养殖‘溜达鸡’5000只,同时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推广平台,户均增收7000元。今年计划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农户养殖10000只,预计可帮助50户低收入家庭户均增收1万元,并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海陶北村党支部书记马百柱说。
近年来,兴庆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一个个不断培育的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正在成为村民增收的新引擎、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非遗“编织”幸福生活
呆萌小牛、滩羊宝宝、丝路骆驼……在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麻编手工坊,这些造型精美、富有特色的麻编工艺品都由村民制作,然后销往国内外市场。
“我们的产品种类丰富,有杯垫、抱枕、地垫等生活用品,还有玩偶之类的麻编工艺品,从手工坊成立到现在,订单就没断过。”手工坊管理员虎海霞说,手工坊成立于2017年,在非遗传承人张璟的带领下,形成富有特色的麻编文化品牌,通过传授技艺、订单制作、收购产品,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虎海霞自彭阳县搬迁到月牙湖乡后,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麻编,经过几年的钻研,手艺有了很大提升,如今还有了新身份,负责管理手工坊。今年56岁的村民马有云因车祸导致残疾,要强的他不愿就此一蹶不振,便主动学习麻编技艺,现在已经是熟练工,可以独立接受订单任务。“受伤后一直在家也没有收入,来到这边和大家一起聊聊天、做做麻编,每个月还有收入,心情也好。”马有云说。
一针一线,一钩一挑,村民们不仅靠麻编改变了生活,也让这项非遗技艺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目前日常来手工坊务工的村民有40余人,月收入500元至2000元不等,活计轻松,离家也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
依托非遗项目成立手工坊、工艺站,帮助农村群众学习传统技艺,增强致富的内生动力,兴庆区在推进非遗与乡村振兴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让很多村民实现了“抱着娃、守着家、挣着钱”。
领着乡亲干 带着乡亲赚
走进通贵乡河滩村村民冯小龙的养牛场,一头头肥壮的牛正在宽敞整洁的牛舍里吃食,“哞哞”声此起彼伏。
2004年冯小龙从大学毕业后,看到养殖产业的利好政策和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毅然回到老家当起了“牛倌”。他四处学习养殖经验,同时乡上也经常开展技术培训,专业的农技人员也时常上门指导,让冯小龙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为了降低养牛成本,他自己种植玉米、小黑麦,牛粪可以用于庄稼育肥,玉米秸秆和小黑麦又可以作为牛饲料,发展起了循环农业。
“养牛最主要的是保持圈舍干净、草料充沛,饲料和生活环境好,牛肉品质也好,不少客户都来上门采购。”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冯小龙的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40多头发展到580头。
自己挣了钱,冯小龙又带动乡亲们共同养牛。他把自己掌握的养牛本领手把手教给大家,还帮着选牛种、搭牛圈,并成立银川联农兴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1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相信养殖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带领更多村民过上好日子。”冯小龙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胆返乡、留乡,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目前,兴庆区正在努力培育更多的致富带头人,让这些眼界宽、思路活、见识广的能人,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推乡村不断焕发新的气象。(记者 肖梦琪)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