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11月13日消息 开门见山。

  这是郭锐英对老家最直接的描述。

  “老家在隆德县奠安乡旧街村,打开大门,就是山,山底下有条河,取水的地方一公里。”郭锐英回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还在家务农,亩产200多斤,算得上是一年最好的收成。

  山,遮住了向外看的视野,山,压住了心头的希望。

  “那一捆稻草,几乎压垮了我的精神。”郭锐英说,1997年的一天,他背着一捆小麦从从山底往位于半山腰的家里走,好不容易快到家门口了,不防一个趔趄摔了一跤,等爬起来时,背上背的一大捆麦子径直向陡峭的山坡下滚去,扎麦子的绳子松了,麦子顺着滚势,七零八落一路散开,从山腰一直散落到山底,郭锐英又来回爬了将近1000米,把麦子一棵棵又捡了回来。

  那一次,让郭锐英彻底对山失去了希望。

  “要是我的门前一马平川该多好!”在自己无力改变命运的时候,他常常给自己一个当时看来虚无缥缈的梦。

  令他没想到的是,梦,竟然有机会变成现实。

  1998年,国家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兴建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投入使用,来自贫困山区的20万贫困群众,陆续移民到红寺堡开发区。

  “那可是川区,一片川地,还有黄河。”没出过大山的郭锐英没去过红寺堡,只听村干部们这么说过。

  有川,有水,总比窝在大山里好。郭锐英二话不说,主动报名,和同村的一些村民们移民红寺堡开发区。

  刚到开发区,郭锐英傻眼了,他面对的是连片的沙丘,风沙大,饭里都混杂着沙子,一些村民嚷嚷着要回去。

  “我不回去,我就在这里扎根,有黄河水灌溉,这就是希望!”年逾四旬的郭锐英坚定地留下来,和移民群众一起种玉米,植树。

  沙丘推成平地,红寺堡扬水工程引黄河水灌溉,第二年,郭锐英的玉米有了收成,亩产400多斤。

  “这就是希望!”郭锐英甩开膀子加油干。

  “黄河水太好了,我们用农家肥和黄河水,改良红寺堡扶贫开发区的沙丘。”郭锐英说,在黄河水的滋润下,昔日的沙丘一点点吸取养分,逐渐变成了良田。

  在黄河水的滋润下,红寺堡区成为全国最大单体异地生态扶贫移民安置区。

  土地产出持续上升。

  2019年,红寺堡迎来又一个丰收年,玉米亩产达到2000斤。

  如今的郭锐英,早已衣食无忧,生活悠闲自在,他的精神食粮更为富有——创办的农家文化大院,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郭锐英说,这是他最想说的话。

  “我们移民到红寺堡,就是冲着这一股黄河水来的。”21年前从彭阳县古城镇移民到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的李政说,今年是种植黄花菜的第三年,亩均纯收入7000元,前不久出栏30多只羊,今年已有10万元进账。

  “我这收入水平在村子里只是中等。”李政说,比起老家的高山陡洼,现在的生活幸福得很,很享受这股黄河水。

  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如今的红寺堡区,道道绿色屏障,条条经济林带,村村绿色休闲,城市森林宜居,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观,越来越多的生态移民在脱贫富民战略的带动下摘掉穷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红寺堡区,是黄河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生动见证。

  受益于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又何止于红寺堡区。

  盐环定扬黄工程,固海扬黄工程,涉及中卫、吴忠、固原三市九县数十万群众,皆得实惠。

  保障宁夏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胸怀这项使命,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上马建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水利为基础、以扶贫为宗旨的移民项目,也是推动黄河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宁夏扬水灌区位于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主要服务于吴忠市同心县、红寺堡区、盐池县、中卫市中宁县、海原县、沙坡头区和固原市原州区等区域,三大扬水工程分别为固海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和红寺堡扬水工程。扬水工程将黄河水源源不断地送上亘古荒原,让昔日干旱荒凉的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被山区群众称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利骨干工程、农业及田间配套工程、移民工程、水保和环保工程等。先后开发灌溉面积8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40万人。其中水利骨干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红寺堡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工程总投资259598万元,开启了中国大型扬水工程建设的先河。

  借助一级级泵站,黄河水被抬升数百米后流向荒原,从此旱地变水田,干滩变绿洲,实现着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工程目标。

  盐环定扬水工程一线,黄河之水浸润进亘古旱塬,水到之处,绿树摇曳,麦浪翻滚,瓜果飘香。50余万人、70万头牲畜饮水得以保障,开发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4万亩。

  固海扬水工程,历经15年风雨,终于使得千年黄河飞渡上亘古荒原,流进人们心窝,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创造了又一个“塞上江南”:水到的世界,便是丰饶的所在,灌区一片郁郁葱葱,粮丰林茂、牛羊成群。水、电、道路、市场、学校、医院陆续落脚。

  1999年,固海扩灌灌区工程开工建设,2003年10月26日全线通水,灌溉面积又扩大了55万亩,给27.5万贫困人口带来新生活。和同心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一道,组成了一个流动的命脉,滋润着中部干旱带。

  2006年,宁夏中部干旱带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山区粮食几乎绝产,而固海灌区粮油产量达到3亿多公斤。

  “小面积开发,大面积保护”,扬黄生态灌区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全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使宁夏成为荒漠化逆转的省区。

  固海灌区的群众,95%是贫困山区的吊庄移民,中宁县的大战场灌区、同心县的河西灌区、红寺堡区的石碳沟灌区、海原县的海原新区群众几乎全部为山区移民,集中连片的农田灌溉和农村小城镇建设,为贫困群众拓宽了生存、生产和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和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充分调动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科学种田、科技创新、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灌区各级政府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围绕水源解决生活问题,围绕特色解决生产问题,围绕转移解决生存问题”的发展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人水和谐,实现山川共济、可持续发展、脱贫富民的目标,正努力把扬水灌区建成宁夏中部干旱带保障群众生活、抵御自然灾害、支援山区扶贫的“大粮仓”,建成促进中部干旱带高质量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大动脉”。

  目前,扬水工程总提水能力为80.2立方米每秒,泵站51座,安装水泵机组346台(套),总装机41.89万千瓦,渠道总长度709公里,水工建筑物2067座,发展灌溉面积279万亩,工程累计上水174亿立方米,生产粮食2567万吨,受益人口120万人,解决了牛羊等家畜155万余头饮水问题。(宁夏日报记者 丁建峰 裴云云)

3.欣欣向荣的固海灌区.png

3固海扬水工程长山头大渡槽_副本.jpg

7.灌区作物长势喜人.JPG

8.灌区设施农业枸杞.JPG

8.灌区设施农业硒砂瓜.jpg

9.更新改造后的标准化渠道.JPG

10.固五干青年林 (1).JPG

10.固五干青年林.JPG

DSC_2613.JPG

大柳木1.JPG

泉眼山碑.JPG

泉眼山泵站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