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

2019-08-13 09:32:00来源:宁夏日报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8月12日,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手挽手,情不自禁齐声咏唱《清平乐·六盘山》。

  人群中,身着红军服的湖南长沙市民周海明和100余名自驾游爱好者再走长征路,于7月19日从于都出发,一路上大家像红军战士一样互相关怀,团结一致,历时25天、行程9000多公里,来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3岁。

  “大家希望通过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把红色经典一代代传颂下去。”周海明说。

  1935年,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先后翻越六盘山。9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和中央领导机关组成的陕甘支队北上。10月5日,红军进入西吉县境内。六盘山跨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绵延近千里,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当时,国民党军为了阻截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合,在六盘山一带设置重兵。在六盘山周边有国民党毛炳文两个师、东北军何柱国的骑兵部队、门炳岳及西北马鸿宾的部队,形势相当严峻。”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杜彦荣介绍,10月7日,陕甘支队主力沿固原王套、后莲花沟到达六盘山,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向东南绕隆德县境,沿小水沟登上六盘山。

  仲秋时节,秋风送爽,天宇澄澈。毛泽东在六盘山主峰之一的牛盘山顶上停下脚步招呼随行人员休息,然后坐在一块石头上,用右手摘下帽子,自然而然地伸开双腿,眺望着远方,深情地对张闻天等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 

  “纵览逶迤六盘雄姿,眼底尽收招展的红旗,想到红军北上即将到达目的地,毛泽东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杜彦荣介绍,联想到红军走过的艰难历程,展望革命前景,感慨万千,诗兴勃发,毛泽东不禁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这便是后来广为传诵、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雏形。

  1961年9月30日,《宁夏日报》首先在头版套红刊发了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诗词手书墨迹。被书法界誉为经典之作的《清平乐·六盘山》,气势磅礴,刚柔共济,字体瑰丽参差错落有致,笔势浩畅飘逸,宛若行云流水,成为毛泽东同志留给宁夏人民的宝贵财富,被广泛悬挂在会堂、办公场所等,刻在纪念碑上,激励着宁夏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六盘山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与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又被誉为‘胜利之山’。”杜彦荣介绍,为了让人们体验长征文化、感悟长征精神,固原市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附近修建了2.5公里长的“红军小道”,通过场景再现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今年78岁的王戎兴和老伴从上海不远千里来到六盘山,沿着红军小道拾级而上,在青山绿水中用脚步丈量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用心灵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在红军长征纪念馆,王戎兴认真观看每一张图片、每一件遗物。

  “长征是每一个中国人永生的情节,是融入血脉里的情感。”老人说,他和老伴走遍了全国各地红军长征纪念馆,这次来六盘山就是为了圆梦。(记者 剡文鑫 实习生 李 东)

编辑: 胡钰

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8月12日,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手挽手,情不自禁齐声咏唱《清平乐·六盘山》。

关闭